原创区域教育要闻 2024-07-19
7月12日至15日,2024年健康工程前沿科技论坛暨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iBHE)成立五周年纪念庆典在深圳举行。
本次论坛邀请到40余位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希望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健康事业的繁荣发展。
武晓峰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代表主办方向与会嘉宾表达感谢,他对iBHE在过去五年的发展表示肯定,期冀iBHE为全球健康事业的发展贡中国智慧与力量。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王铁峰教授在线发表致辞。他表示,化工系与iBHE的合作是双方共同推动生物医药技术突破和健康工程领域创新的重要举措,在过去五年,iBHE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未来双方将继续秉承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使命,不断推动学科前沿的发展。
王铁峰在线致辞
邢新会
大会主席及iBHE主持工作副院长邢新会回顾了iBHE五年来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发展历程。
学术英文期刊《健康工程》正式推出
开幕式上,iBHE正式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专注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健康工程领域学术英文期刊《健康工程》(Health Engineering)。刊物主编彼得·罗比(Peter E.Lobie)教授表示, 期刊的愿景是构建一个涵盖化工、化学、生物、医学和材料等多学科领域的交流平台,促进我院健康工程学科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彼得·罗比(Peter E.Lobie)教授
创刊仪式
校友代表深圳市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询,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胡文言,iBHE在读生代表张宸也在开幕式上发言。
张先恩、孙宝国、马光辉 、萨扎利·阿布·巴卡尔(Sazaly Abu Bakar)、杨云生(从左至右、从上到下)
在学术会议环节, 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演讲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学术启迪和行业洞见。深圳理工大学张先恩教授深入探讨了多元技术整合在示踪病毒与宿主互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为与会者带来了关于白酒研究的全面概述。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辉教授分享了粒子工程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展。马来亚大学萨扎利·阿布·巴卡尔教授分享了关于鸟类传播恙螨病风险的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杨云生教授为与会嘉宾分享了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成果。
钱旭红、近藤明彦(Kondo Akihiko)、曾安平、谭天伟、祝京旭、毕国强(从左至右、从上到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教授带来了关于“超限制造”技术的精彩报告。神户大学副校长近藤明彦教授从工程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的角度探讨了未来即将引领生物革命的新趋势。德国工程院院士、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讲席教授曾安平教授分享了代谢能量、新颖生物分子相变体系以及合成生物医学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教授分享了关于“绿色生物制造”的研究进展。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颗粒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化学工程系教授祝京旭分享了关于科学研究的初衷与学术生涯的发展的独特见解。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毕国强,分享了中尺度成像及相关技术研究。
携手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应对全球健康领域的挑战
来自香港大学的叶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无机化学)孙红哲为与会者带来了关于金属组学和金属蛋白质组学的精彩分享。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彭孝军分享了智能分子工程在个性化免疫疗法(IPDT)中的应用前景。澳门大学特聘教授陈新深入探讨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在免疫治疗中的靶向作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孙飞以“生命数字化:人类细胞谱系图谱设施”为题作报告。日本东京大学一木孝典教授分享了关于外泌体在临床应用中的单颗粒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谢建平教授分享了他在金属纳米团簇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
孙红哲、彭孝军、陈新、孙飞、一木孝典(Takanori Ichiki)、谢建平(从左至右、从上到下)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教授潘毅分享了人工智能生成性对抗网络(AIGC)大型模型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的关键作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医学院副院长叶德全深入探讨了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在新药发现中的重要作用。日本东京大学的高井小圆教授分享了其在抗菌肽修饰的交联MPC聚合物研究方面的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分享了关键健康微生物的定向育种与功能产品开发的进展。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彼得·罗比教授介绍了关于三叶因子3(TFF3)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前沿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任其龙分享了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分子识别分离技术的奥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志兵介绍了细胞力学和生物材料的机械性能表征。
潘毅、叶德全、高井小圆(Madoka Takai)、吴清平、彼得·罗比、任其龙、张志兵(从左至右、从上到下)
在“圆桌论坛对话”环节中,对话嘉宾,共同围绕“医药大健康的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本次论坛还特别设置了“iBHE学科发展顾问委员会会议”“青年学者论坛”“校友交流会议”三个平行会议。“iBHE学科发展顾问委员会会议”邀请了各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听取iBHE五年发展汇报,与会委员对学科发展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推动学科的健康发展。
大会主席及iBHE主持工作副院长邢新会发表总结致辞。他感谢与会的所有嘉宾,并表示,未来iBHE将继续致力于深化与各学术机构、企业以及行业组织的合作,通过联合研究、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携手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应对全球健康领域的挑战,努力推动健康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为人类健康幸福创造更多价值。
来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
深学编辑李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