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2021/06/01 00:25
项目名称: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服务
主办单位:深圳市妇女联合会、深圳市民政局
承办单位: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促进会、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我希望家里能有个学习的地方。”深圳市宝安区的小安(化名)是一名困境儿童,她的妈妈是位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家里靠着爸爸打工和爷爷奶奶收废品的微薄收入为生。志愿者上门了解情况时发现,这一家人的关注点都在残疾妈妈身上,很少有人关心这个孩子,逼仄的房间里挤着一家五口,完全没有小安学习的位置。志愿者为孩子在家里订制安放了书桌和书架,小安终于在家里有了学习的一方天地,她高兴地抱着桌子亲了又亲。小安奶奶抹着泪说,很多年没看到孩子这么开心了。
这是深圳一个困境儿童家庭的缩影。去年以来,由深圳市妇女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促进会承办的阳光儿童家庭服务项目启动,为深圳的困境儿童家庭带去了关爱和温暖。
“我们希望以一站式多元化服务,广泛链接资源,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预防和应急性保护服务,让他们健康成长。”深圳市救助管理站是该项目的参与单位,救助站党委书记、站长潘争艳表示,此次阳光儿童家庭服务项目重点关注家庭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求学等困难的儿童,及父母双方不能履行抚养义务的儿童)和安全困境儿童(指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据了解,项目定位服务精准精细,从困境儿童个体、家庭和社会等多角度识别服务需求,重点回应儿童安全保护、心理疏导、人际交往、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等需求,争取做到基层摸排困境儿童100%电话回访,重点服务对象100%关爱探访,高风险群体100%深度服务;与此同时,聚焦儿童保护,重点针对潜在家庭暴力、不法侵害等风险,倡导零暴力家庭建设,编制儿童保护手册,强化儿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提升公众对困境儿童家庭的关注。
此外,还织密服务支持网络,发挥市妇女社会组织服务基地枢纽平台作用,汇聚200多家会员单位的力量,通过动员基金会、社会组织、企业及爱心人士积极参与,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资源交流共享、温暖包开发、微心愿实现等服务。
2020年,项目从困境儿童家庭的关爱帮扶和社会支持网络入手,建立四个服务中心。其中,儿童家庭关爱成长服务中心拟开展个案探访、微心愿系列服务、城市融入(探索)系列成长营等,为困境儿童建立个人档案,进行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儿童安全保护服务中心拟上线相关主题讲座和工作坊,内容包括预防性侵害、居家安全等,并为受侵害儿童启动应急保护服务;支持网络建设中心计划培育和引入专家志愿者服务队伍和“临时妈妈”志愿服务队伍;品牌建设中心拟形成一份《困境儿童家庭服务项目工作手册》,探索形成困境儿童家庭服务流程等成果。
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促进会(下称妇促会)秘书长张伟则表示,去年参与该项目的执行工作后,妇促会对全市困境家庭儿童进行了摸底,并努力通过培育儿童工作者给困境儿童提供更多帮扶。此外,他们还积极地整合社会资源,联系企业,希望从根本上帮助这些家庭脱离困境.
潘争艳感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困境家庭的孩子,尤其是服刑人员子女并不愿意接受帮助,即使他们身处困境,但因为害怕他人鄙视而拒绝接受帮助,因此,如何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同时给予帮助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也是参与单位,协会秘书长张卓华发现,帮扶对象分布在深圳各区,不便于管理,给帮扶增加了难度。张卓华表示,今年不仅要引进更多资源投放进社区,还要多方位帮扶困境儿童家庭,做到更加精准、精细,满足不同家庭的个体需求,“我们将为全市困境儿童家庭做好一人一档服务”,张伟表示,妇促会正在撰写困境儿童需求调研报告,希望能为阳光儿童家庭服务项目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石岩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简称石岩街道未保站)是全市首个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依托石岩街道未保站,“深护童心”困境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建设项目通过开展系列儿童保护政策宣传、建立社区儿童保护委员会、组建街道困境儿童关爱帮扶义工队、开展困境儿童个案帮扶、建立街道未保资源库等方式,梳理街道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清单,建立健全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全面构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
截至目前,项目对32位困境儿童开展“多对一”帮扶,形成典型案例5例(帮助2名大龄特殊儿童成功就业,帮助1名两年未出家门的大病困境儿童成功走出家门重获生命希望,成功劝导1名弃婴的母亲领回孩子履行家长义务),开展专业咨询辅导50人次。
此外,项目为困境儿童申请各类社会救助金16.43万元,募集34批次慰问物资和慰问金,价值40.41万元,有效缓解困境儿童家庭经济压力。
记者 邹晨璐
深学编辑李媛莉